演艺圈里诱惑人的东西太多了,很多人“一不小心”就成了歌星影星,报纸上有名、电视上有影、电台里有声,杂志上占了封面。
有些人为了出名,义无反顾地支起了锅灶,想尽一切办法“炒”自己。
看名人打官司过瘾,为什么不看呢?最著名的名人官司要数李谷一与韦唯的南阳官司了,这场官司还打出了一个小报记者汤生午。人们当然不是为了出名才打官司,但名人官司的确是出名的一个捷径,很多人都看出了门道,影视界娱乐圈里的官司,数不胜数,不说也罢。
凡是有些票房价值的人,几乎有一多半已经出书或者正在准备出书。在演员里边,能写作的人不少,能写得很像样子的人就不多了。名人出书不是坏事,坏就坏在假冒斯文,有的甚至靠袒露隐私来招徕顾客,实在不美气。
连成龙的身边都一个一个地冒出好几个女人来,连克林顿总统都被搞得精疲力竭,可见绯闻炒作一个人的力量的确是无穷的,即使是一个不怎么出名的人,只要有一点绯闻,那么好了,你就是不想出名也不行了。张艺谋和彭丹无非是在一个房间里呆了4个小时,不就被说成是张艺谋与彭丹“同房”了吗?
在一些公众关注的活动中,尤其是像1998年的长江、嫩江、松花江大洪水。人们关注着名人的捐款数额,但有的报纸却当新闻来炒作,捐款的人找人写稿子,有的杂志甚至还搞了排行榜。有人把这样的事当作炒作自己的一种手段,这会让人感到很不舒服。在这一点上,我们欣赏牛群,他捐款25万元,却一直隐瞒着。
现在的名人也变得聪明和油滑了,他们不再自我吹捧,而是变着法子互相吹捧,今天张三在甲杂志上吹李四善良,明天你准会在乙报上读到王五说赵六如何真诚。再说,报刊也挺可怜,名人给你写稿子,读者就多,征订数就上去了,你不服不行,这就是名人效应。
这似乎是年轻漂亮的女性的专利,凡是多少有点姿色的女名人和正准备出名的女人们,有几个不上封面的?至于她们是怎么上的封面,我们就不要操这个心了。
关于傍名人,傍法是多种多样了,最近出现了一种最新也是最绝的傍法——敢于与名人一块名列最差。某杂志评选“中国十大最差××”,结果是该杂志的主编与其它9位名人当选。人们一直在把这件事当作谈资。至于其它傍法,那些都已经是明日黄花了。
一般人能随便上晚会吗?你上了,这说明什么?说明你是名人。尤其是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,12亿人民至少有8亿人民此刻正在关注着我呢,8亿人民都在看你,你的知名度该有多大?所以晚会上就出现了一首歌十几个人拆开了唱,一个相声十几个人说,你来一句,我接上一句,为的就是在晚会上露个脸。
刘鸿志的文章《“好汉”与“王大娘”咋就这么像?》被某报转载为《水浒传的主题曲好汉歌竟是剽窃之作》,此文引发了赵季平是否剽窃的问题大讨论。艺术探讨进入媒体的炒作就变成另一种味道。刘鸿志的本意也许不是贬名人,但却被人“炒”了,他不想出名也不行了。
特型演员是模仿名人最有代表的一群,古月饰演的毛主席、卢奇饰演的邓小平,他们模仿名人,自己也成了名人。作家兼策划人赵强按照尹相杰的打扮上电视做了一把广告,人们开始注意他,他的《找不着北》也非常火。赵强对形象的自我策划是一个成功的先例。
请枪手是名人自我炒作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一个尽人皆知的秘密。这些枪手中有报刊、电视台的记者,有作家、诗人,有自由撰稿人。他们所做的是为名人“包装”,尤其是名人出书背后的枪手已经成为都知道的秘密。